当前位置:首页  > 土拍头条  > 正文

地铁1号线三期上线“试跑”

来源:

合肥在线

作者:

2023-03-21

摘要 3月20日上午, 编号为“0142”号地铁列车从合肥市新站区天水路停车场内缓缓发出,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正式启动三个月空载试运行。这也标志着1号线三期工程进入开通运营前最后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合肥轨道交通共有8条线路在建,共计162公里。

3月20日上午, 编号为“0142”号地铁列车从合肥市新站区天水路停车场内缓缓发出,合肥轨道交通1号线三期正式启动三个月空载试运行。这也标志着1号线三期工程进入开通运营前最后的冲刺阶段。截至目前,合肥轨道交通共有8条线路在建,共计162公里。

 

试乘——

兴华苑以南区间未参与当天试运行通讯信号还在完善中

 

当天9时56分,1号线三期试运行首列电客车从新站区天水路停车场内轨道区缓缓始发。兴华苑以南区间不参与当天的试运行活动,首列电客车从停车场出发至张洼站,再到兴华苑站后便掉头,中间不停靠。由于是首列车,车速并不快,记者计算了一下时间,全程十分钟。

 

“经过前两天的严格评审,1号线三期顺利通过项目工程验收,具备空载试运行条件,今天终于上线‘试跑’了。”现场,合肥轨道建设分公司工程四处副处长李勇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在试乘中,记者感受到,1号线三期列车总体上与之前已开通线路车辆并无二致。不过在行进中,区间手机信号依旧不好,对此,同行工作人士解释三期工程目前还处于信号最后的调试稳定期,部分车站信号较弱或无信号,“不用等太久,通信问题一定会在线路开通运营前解决。”

 

难点——涉铁700米耗时近一年为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史上最难考验

 

1号线三期工程是既有运营1号线的北延段,正线全长4.54公里,均为地下线,线路起于新站区张洼站,沿新蚌埠路、北二环路敷设,下穿合肥站站场及站房结构后,衔接既有运营1号线合肥火车站,共设置3站3区间。

 

其间,瑶海大道至合肥火车站区间隧道尽管只有短短709米,但从盾构开挖至贯通却耗时近一年。原因在于该区间盾构机下穿铁路节点工程为国内首次在无预留条件情况下,近距离正下方穿越铁路站房结构物,工程需等待火车站站房加固工程完工方可复推。

 

李勇介绍,为确保“瑶合”区间安全下穿合肥站站房及站场结构,建设单位在施工中采用“新增桩基+预应力梁”的方法对下穿影响区域的合肥站原站房基础进行加固。由于原站房内空间有限,新增的37根直径800毫米、桩长约41米的钻孔灌注桩在地面以下10米采用人工挖孔方式进行施工,并埋设钢护筒。

 

桩基施工完成并经过重重检验,强度达到要求后,在桩基上部进行后续承台及预应力梁施工,对预应力梁进行张拉及灌浆,同步对站房上部结构进行加固,确保盾构下穿过程中合肥站结构安全。

 

为确保盾构接收、吊装、运输安全,建设单位对接收洞门范围区域土体进行水平注浆并固结加固,注浆深度8米;对盾构接收吊装区域下方的合肥站南广场地下停车库采用钢管对顶板主次梁节点进行支撑加固,最终实现区间贯通。

 

计划——三个月内列车相继完成四个阶段试运行

 

空载试运行即不载客模拟运营,是1号线三期在开通初期运营前最后一个重要调试阶段,相当于一次“综合性考试”。“根据相关规范要求,1号线三期空载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个月。”合肥轨道运营分公司新线处副处长刘争辉介绍。

 

通过模拟开通后的真实运营环境,让地铁车辆与各设备系统充分磨合,对车辆、设施设备系统的可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全面综合检验,提升各方面的稳定性。此外,试运行也是锻炼和提高运营工作人员综合能力,提升运营组织能力的重要阶段,为安全载客打好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刘争辉告诉记者,此次试运行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动车调试,此阶段调试区域为瑶海公园站至张洼站,主要验证新建线路系统功能的完整性;第二阶段为系统升级,主要开展贯通区调试软件预升级、贯通区相关动车测试、贯通后接口测试、设备故障和事故灾害类及动车类演练。

 

在经过前两个阶段后,试运行开启预跑图阶段,调试区域为九联圩站至张洼站,主要进行夜间预跑图,验证信号设备功能,检验调度、站务、乘务以及设备维修维护人员的实操能力与高密度行车组织能力。

 

最后为正式跑图阶段,调试区域为九联圩站至张洼站,采用贯通初期运营时刻表组织行车,验证时刻表执行情况,统计列车运营图兑现率、列车正点率、列车服务可靠度、列车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车辆系统故障率、信号系统故障率、供电系统故障率、站台门故障率8项指标完成情况。

免责声明: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和土拍网无关。本文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电话0512-65980160,我们将立即删除!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