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用新建、改建、盘活存量等方式筹集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用新建、改建、盘活存量等方式筹集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
用“绣花功夫”推动160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并通过组建公办物业托底、试点“街区化”物业服务等方式推动2300个零散小区管理提质增效;
2023年,72个小区将“旧貌换新颜”……
筹集5万套(间)保障性租赁房
满足新市民、青年人居住需求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电磁炉、床、沙发等生活必需的配套一应俱全,实现了真正的拎包入住。小区负一层还有宽敞的休闲空间,设置了健身房、KTV、书吧等,每天不出小区就可以完美享受闲暇时光。”今年6月毕业在宁自主创业的徐瑞,聊起这半年来的租房生活感到“很满意”。
徐瑞和同学一起租住在江宁大学城附近的瑾家珑熹台租赁社区,一套6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每月租金2550元,他承担其中一半。
2019年起,南京成为全国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双试点城市后,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租赁房源并出台各项政策。根据《南京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我市主要通过新建、改建和存量盘活三种方式筹集房源。
“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计划发展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间)。为此,我市按照‘拓展增量、盘活存量、职住平衡、分散建设’的原则,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并先后出台《南京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南京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细则(试行)》《关于进一步支持商办用房改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等文件。”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本月初,全市已筹集5.1万套(间)通勤便利、租金优惠、小户型为主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让一批新市民、青年人在南京“住有宜居”。
160个老旧小区“整”出新容颜
2300个零散小区管理“提质”
今年,南京在省里下达的11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又“自我加压”推动47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在对晔园、青田雅居等160个老旧小区改造中,始终遵从共同缔造、居民自愿、多元化运作、功能优先、建管并重等几大重要原则,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不仅破解了外墙渗漏、道路坑洼等民生痛点,还锦上添花打造了智慧化小区、海绵式小区,同时推动了98部电梯在改造小区中“落地安家”。
一个个在家门口悄悄“升级”的小幸福,让数万百姓从安居走向宜居、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