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年伊始,江阴按下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快进键”。
新年伊始,江阴按下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快进键”。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锡澄轨道S1线)与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南接线工程同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名城的骨架日益凸显。
近期,《美丽江阴建设规划(2021-2035)》的推出,更是勾勒了江阴未来13年的城市蓝图。临港经济开发区坐落于江阴“一轴两带”中的北部滨江产业城市提质发展带上,是全市经济发展、沿江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在发展蓝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未来临港城市的变化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
交通规划篇
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段
南沿江城际铁路设计时速350km,新建正线长度约278km,始于南京南站,止于苏州太仓站,经沪通铁路一期接入上海,途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江阴)、苏州(张家港、太仓),是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
江阴段长26.84km,从常合高速公路北部进入江阴,全线预计2023年8月具备开通条件,建成后将与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等共同构成长三角地区向西辐射的重要客运通道。
(江阴市铁路网布局示意图)
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设置在临港经济开发区10km范围内,已于2022年11月5日正式挂牌站名标识。目前站房正在进行站内装修和机电安装,计划2023年春节前完成站房实体工程,2月底完成全部站房施工任务。
(南沿江城际铁路江阴站效果图)
江阴第二过江通道
江阴第二过江通道位于江阴大桥和泰州大桥之间,路线全长约12km,南连江阴,北接靖江,距江阴大桥约5km,主线预计2025年12月建成通车,目前隧道掘进完成约6.5km。
根据最新方案,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将在靖江新港大道(城西大道沿江路)以北,江阴通富路以南设置出入口。在江阴依次穿过:澄西船厂、望江公园、滨江西路地下,从通富路出隧道后,向南沿西外环路布线,止于芙蓉大道,将直接利好夏港街道。
滨江路快速化改造工程
江阴滨江路快速化改造(城区段)规划中改造范围分为三段,改造总范围自夏东路至东外环路,分别为夏东路-通渡北路,通渡北路-虹桥北路,虹桥北路-东外环路,总长度约8.3km,改造区域涉及申港街道。
(项目实景图,图源:铁道建设)
根据江阴市交通运输局消息,2022年8月13日至2024年5月31日,滨江路(夏东路—西外环路)、西外环路(滨江西路—通富路)路段将进行道路封闭施工。待滨江快速化改造完成,江阴城区交通压力能够快速疏解,更能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靖澄常宜高速公路
靖澄常宜高速公路是常州高速中环的东环线,北接靖澄过江通道,南接沪宜高速,充分发挥过江通道稀缺资源的作用,串联多条高速公路。江阴段目前还处于前期研究阶段,选址暂定于申港街道和利港街道之间。
靖澄常宜高速公路,在江阴境内被规划为第四过江通道,将成为宜兴、常州等西太湖城市群连接苏北的一条重要通道,是推动锡常泰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
教育医疗篇
澄西高级中学
澄西高级中学新建项目位于利港街道利港河东、规划路南、苍山路西、镇澄路北区域,用地面积100亩,办学规模12轨36班。
(澄西中学新校效果图)
该项目计划新建3幢教学楼、1幢综合楼、1幢行政楼、2幢学生宿舍、1幢体育馆、1幢食堂,以及一座400米标准跑道运动场,各类设施设备均按照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标准配置。202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9月正式启用,原校区搬迁至新址办学。
泰富临港医院
江阴泰富临港医院项目由中信泰富集团全资投资,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的标准建设,坐落于申港街道。新院项目总投资13亿,一期建筑面积将超13万㎡,开放床位达500-700张。2022年5月,泰富临港医院已完成第2阶段的建设,总体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
(泰富临港医院总体效果图)
建成后,医院将凭借三级医院的规模和资质、优美的诊疗环境、先进的诊疗设备以及引入的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极大提升澄西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并在优质的医疗基本功能之外创新地引入商业街、大健康教育、服务等功能,将医疗街和下沉庭院等大公共空间向城市开放,完善临港的城市配套设施。
生态保护篇
璜土桃花港长江湿地保护小区
2021年至2035年,临港经济开发区将对璜土镇桃花港长江湿地保护小区持续建设,开展湿地水质保护、水系梳理,长江沿岸湿地植被恢复、动物栖息地恢复,这也是贯彻“长江大保护”的举措之一。项目总投资121.35万元。规划总面积约4460.4亩,湿地类型包含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类,湿地总面积4443.75亩,湿地率99.60%。
目前,经过两年多的湿地植被修复、动物栖息地恢复,沿江环境脱胎换骨,生态系统有效恢复,还于2022年1月记录到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这在江阴境内属于首次。
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保护区
位于利港街道的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保护区面积超3000亩,拥有近10km芦苇岸线,从2018年开始成为江阴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的主阵地之一,已完成一期建设。其中,窑港口长江生态湿地保护区鸟类栖息地(下称“鸟岛”)项目已于2021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面积17.3万㎡。
此外,利港街道还将在“鸟岛”湿地公园东北侧建设一片占地面积约5000㎡的窑港口文创园,布置长江生态文明展馆、文化休闲体验区等板块,将其打造为湿地保护的展示窗口、科普宣传与教育一体化的体验基地、长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交流平台。
(窑港口文创园效果图)
土拍研究院观察
作为江阴市“南征北战、东西互搏”三年行动中西部的重要引领,临港经济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创新为要,借力“东西互搏”,打造产业新地标;借势“南征北战”,打造生态新地标;借助大学大港,打造创新新地标,聚焦打造竞争力一流的国际化开放园区和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土地储备、规划发展、产业集群等各方面目前处于江阴市前列,已然成为“城市副中心”,不出所料将会成为下一个着力于打造科创技术、产业发展、人才聚集的价值高地。
未来,在南沿江城际铁路、第二过江通道、滨江路快速化改造等交通网线的加持下,临港经济开发区将迅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区域内万花城商业圈、澄西高级中学、数字创新港、中法科创园、泰富临港医院、扬子中心等优质配套,也将实现资源快速整合,使临港经济开发区逐步成为“滨江优居花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