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次次高规格定位的背后,是新吴区走向国际化的抱负。
无锡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太湖湾科创带关键支点、
长三角产城融合示范区、
水陆空超级交通枢纽中心
......
一次次高规格定位的背后,是新吴区走向国际化的抱负。近年来,新吴区在城市规划、产业构成、名校战略、生态环境、轨道路桥等方面强势崛起,展现出不断迸发的区域活力,也正是如此,新吴区逐渐成为大无锡公认的价值高地、购房者眼中的“硬通货”。
如果将时间回拨,我们可以看到,新吴区这座产业大城背后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及爆发力究竟有多大!
新吴区楼市进阶的15年向高标准迈进
2008年,蓬勃发展的产业,造就了长江北路沿线颇为成熟的板块界面,随着长江国际二期项目的开盘,这里成为当时无锡第一个房价破万的区域,吸引了众多高净值人群的追捧,新吴迎来了楼市“第一春”。
2010——2015年,长江北路板块再迎“小高潮”,保利中央公园、金科中心、朗诗天萃等品质项目入驻。
2016年开始,随着全国市场的升温,无锡楼市也火热起来,房价快速上涨。而这一年,新吴区才正式挂牌成立,低调且平稳,同时也开始酝酿布局一盘大棋。
直到2019年1月,新吴区羊腰湾10号地块经过9位竞买人的111轮竞价,让新吴区地价一下子突破了万元大关,全年土地市场表现也格外亮眼,各个板块都创造了区域楼面价新高,为房地产市场迎来新契机。
目前,区域内已云集金科、金融街、康桥、路劲、大华、远洋富力、中海、万科等品牌房企,带来品质项目的同时也助力新吴区楼市价值提升。在2022年一季度无锡各区成交表现中,新吴区最“旺”,成交面积和金额分别达16.34万㎡和34亿元。
一方面是房产热销,购房者加速在新吴区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产业的发达,让整个新吴区犹如磁石一般,吸附着来自各行各业的高端人才。据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吴区全区常住人口为720215人,与2010年我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3769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2520人,增长33.94%,年平均增长率为2.97%。常住人口的良性增长充分说明新吴区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地区。
但同时人口的集聚,对城市基建、治理、交通、生活、消费等人居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在“倒逼”新吴区相关公共服务要素配套加快完善,尤其是教育资源。众所周知,早些年,新吴区教育资源分布相对不是很均匀,甚至可以说是制约其发展的短板。近年来,新吴区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加大公办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教育资源得到了一轮喷涌式增长。
教育资源布局扩容升级
数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新吴区按照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坚持学校数量、硬件双提升,推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1个,新增学位3万余个,教育资源布局提档升级。
目前,区域内共有学校128所,其中幼儿园66所、义务教育学校35所,全区可提供学位8万余个,能够满足驻区企业和周边居民子女的入学需求。
加快布局调整 优化教育资源
此外,辖区内还有普通高校1所,普通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国际学校3所、技工学校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社区教育学院1所、街道社区教育中心6个、少年宫1个。
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同时也完善了新吴区城市化功能的重要板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100%,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比例100%,为区域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支撑。
引进优质教育品牌
与此同时,新吴区还引入了诸多优质教育资源,先后引进上海世外、无锡大桥等“八大教育品牌”,不断引进优质教育品牌,携手名校办学增强基础教育硬实力,打造优质教育六大核心圈。
教育满意度不断攀升
在依托名校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同时,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将教学质量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凸显特色办学、增强教育软实力,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近97.46%(数据来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
强劲的师资力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五年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通过校园招聘、骨干教师招聘等形式引进教育人才1956人,引进区学科带头人以上高层次教师47人,引育正高级教师11人,省特级教师16人,(正高级教师与省特级教师人数位列全市同学段第一)师资力量愈发雄厚。
产教融合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可以看到,教育和房地产发展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新吴区教育资源如雨后春笋般在整个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不断深化,并有效地将地产开发与学校达成最优资源组合,真正做到了以教促产,以产兴教。
另一方面,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必定需要很大一部分教育资源作为支撑,教育功能的完善将使居民宜居幸福指数达到较高水平,大大增加新吴区承载力和吸引力。通过基础教育产生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楼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事实上,不仅仅是教育,如今的新吴区,无论是随处可见的滨水、滨河公园,还是整修一新的城市道路,亦或是崛地而起的地铁、公园、商业、停车场,新吴区的居住价值,正在被重新发掘。全区经济增长稳定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城区格局不断拉大,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进入“十四五”,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新吴区作为经济和人口的重要承载区,教育资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未来,将继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优质均衡的城市公共服务,为新吴区绘好蓝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致力于打造一座“宜学、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